PART 01
看阈值,判断听力损失程度、性质
所谓阈值,是指能分化出V波的最低刺激强度,我们也常常以此来判断听力损失程度。在《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中指出,ABRV波反应阈值≤35dBnHL为听力正常范围。在《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版)》中指出ABR大于90dBnHL即达到了人工耳蜗的植入标准。在ABR测试中,按照给声途径不同分为气导ABR与骨导ABR,结合气、骨导阈值可以判断听力损失的性质为感音神经性听损、混合性听损还是传导性听损;按照信号声不同还可以进行短声ABR,短纯音ABR等测试,其中短纯音因具有频率特异性,其ABR阈值也可以判断各个频率的听力损失程度。
PART 02
看潜伏期,判断病变部位
在ABR报告中,还有一些单位为ms的数字,这是指声音信号到各波峰所需要的时间,我们称之为潜伏期。如下图所示为正常成年人Ⅰ、Ⅲ、Ⅴ波在各强度下各波潜伏期值。随着给声强度的变化,各波潜伏期也发生着变化。
除了给声强度的影响,听力损失病变部位出现在外、中耳还是内耳,导致听力损失性质的不同,各波潜伏期也会有所差异。
如下图一所示,孩子左耳外耳道闭锁(气导听力损失65dB,骨导听力≤10dB),属于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病变部位在外中耳,其气导V波潜伏期较图二(气导听力损失65dB,骨导听力大于40dB)明显延长。
(图一:传导性听力损失)
看波形,预估特殊听损
ABR各波形中,一般认为Ⅰ波来自听神经远端(耳蜗内部分),因此当Ⅰ波出现异常甚至缺失,一般会怀疑存在蜗性听损。
|右耳Ⅰ波异常
在ABR阈值引不出时,常常第一反应便是听力损失极重度。事实上,还可能是另一种更少见的情况,如下图,ABR阈值引不出,同时引出CM波,是听神经病的典型特征,此时可结合耳声发射、ASSR、主观行为测试(成人可结合纯音测听、言语测试、耳声发射)进行综合判断。
③双耳一侧潜伏期延长,怀疑听神经瘤
ABR潜伏期变化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听力损失性质,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听神经瘤:一侧潜伏期正常,一侧潜伏期延长,双耳Ⅴ波潜伏期相差>0.4ms,这一变化是由于肿瘤压迫听神经,导致神经传导时间延长,是ABR检查中诊断听神经瘤的重要依据之一。若发现此类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如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在ABR检查中,在3-4ms处出现一个特征性负波ANSR(如下图),是LVAS的潜在提示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LVAS者都有这一特征,怀疑LVAS者,建议结合颞骨CT、基因检测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