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儿期,即使听觉输入仅有轻微改变也会导致明显的言语发育迟缓,进而对其后期的学习和社会交流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实施,先天性听力损失和早期获得性听力损失的确诊时间大大提前,为后期的干预和康复争取了时间。然而与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0.1%)相比,儿童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却明显增高。
有数据显示,学龄期儿童永久性听力损失发病率增长到0.9%~1%,单耳和双耳的轻度暂时性和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可达到14.9%;目前,儿童听力筛查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儿童听力筛查之不足,将导致相当一部分单侧或轻中度听力损失儿童未被发现。已有证据表明,这些听力缺陷可能会对儿童的教育、认知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儿童人群中早期、系统和规范地开展听力筛查是继新生儿听力筛查之后的另一项更加重要的工作。早期检测新发听力损失并进行必要的干预,使儿童能够最大程度地感知语言并由此获得语言技能,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儿童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全国范围内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并非所有的儿童听力损失都能在早期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被发现,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①新生儿听力筛查仪器本身的局限性。目前采用的筛查仪主要用于发现对言语认知有重要意义的频率段(500~4000Hz),平均听阈在30~40dBHL或以上的永久性感音性或传音性听力损失;因此,部分轻度听力损失(20~30dB或40dB)的儿童会因为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而被忽视。有学者曾报道,患有轻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在行为、能力、压力、社会支持与自尊心等方面问题更多;也有研究发现患最小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在学习困难、交流语言贫乏等方面的风险更大;因此,早期发现儿童轻度听力损失并尽早干预,可将上述风险降到最低。另外,我国目前大多数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仍仅仅采用耳声发射(OAE)仪进行筛查,耳声发射主要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而不能完全反映蜗后听神经通路的功能,因此,仅仅运用OAE筛查不能排除早期蜗后病变存在的可能。
②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不完善。对于筛查通过的新生儿,一般不再进行听力跟踪,这就使得一部分迟发性、进行性以及后天获得性听力损失的患儿不能被及时发现;另外,对于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原则上应定期听力检测随访至3岁;然而在大多数地区,由于对该类患儿及家属进行听力随访必要性的宣教力度不够,许多家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失访率较高。针对上述因素,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于2013年发布《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在前期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对儿童听力损失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有了更具体的内容和方法.
目前,我国儿童听力筛查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各地方筛查人群的年龄选择不一,筛查方案不统一,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在产房或者新生儿科里集中筛查,地点相对稳定;而儿童听力筛查对于儿童年龄段的跨度较大,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室环境下进行筛查是目前我国进行儿童听力筛查的主要形式。目前尚无系统、完整、大规模的儿童听力筛查相关研究,少数的文献报道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儿童听力筛查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